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橄欖球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橄欖球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賽車賽事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賽車賽事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這就是運動的感染力。/穀愛淩采訪視頻截圖
16歲的穀愛淩在一次采訪中講述,夏天在中國打籃球時,她是隊裏唯一的女孩。但她並沒有因此害怕打籃球,而是想辦法邀請到數學班的一位好朋友來一起打籃球。
所以,那晚她不再是籃球隊裏唯一的女孩。幾周之後,數學班的所有女孩都被她拉來打籃球了。
“不要害怕嚐試一件事,因為最糟的情況也僅是你不喜歡它,即使那意味著你是其中唯一的女孩,它是你一直害怕去做的事情。”
從去年東京奧運會上楊倩、鞏立姣、全紅嬋等女運動員出彩的表現開始,到今年北京冬奧會穀愛淩的爆火,越來越多的女展露出運動的美感與天賦;
在日常生活中,各類運動開始作為愛好走近女孩們的日常生活,當代女孩正用動起來、燃起來的方式開拓一個有趣的新世界。
新周刊記者與三位女運動愛好者聊了聊,發現她們眼中獨特的趣味與美麗。
“橄欖球改變了一個‘自閉小孩’”
豆瓣8.7分的電影《弱點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:父母離異、無家可歸的黑人男孩奧赫因格木訥、考試成績科科零分不受任何人的喜愛。但他擁有極強的身體條件和運動天賦。
後來,陶西太太收養了他並鼓勵他參加學校的橄欖球隊。奧赫在運動方麵的出色表現使他獲得球探的關注,在一係列的努力後逐漸走上自己的人生巔峰……
這一故事取材自2009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選秀狀元邁克爾 ⷠ奧赫的真實經曆。
上帝為每個人都開了一扇窗,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扇窗。/《弱點》
同樣愛好橄欖球的Lilly表示,自己有點像“女版奧赫”。
“上大學前,我就是個兩耳不問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‘自閉小孩’。”Lilly這樣形容自己。
除了中考的體測,她沒有做過任何運動,甚至連需要“管住嘴、邁開腿”的減肥都隻能實行前半步。她將自己的“不好動”歸結於安靜、內向的格。
一切改變發生在大學期間。
上大學後,讀書的壓力減輕了不少,Lilly把目光投向了各種社團活動。橄欖球社團就這樣走進了她的視野。
“當時覺得這項運動隻在西方電影裏看到過,很新奇,莫名想嚐試一把。”在決定加入橄欖球社團前,Lilly糾結了很久。
一方麵,她沒有任何運動基礎,擔心自己無法跟上大家的訓練強度;另一方麵,她在電影中見到的橄欖球是非常“野”的,需要衝撞、肉搏,她不知道參與這項運動的女生多不多。
隨著參加麵試與一係列的了解,這些疑惑和擔心慢慢都被解開了。
嚐試了解,是前進的第一步。/受訪者提供
“學校社團,以及現在中國廣泛推廣的橄欖球運動叫做觸式橄欖球,是由英式橄欖球演變過來的一種沒有衝撞、比較安全的橄欖球種類。”
Lilly科普道,橄欖球有兩種打法,一種是美式橄欖球,也就是需要穿盔甲、戴防護帽、在球場上用身體撞擊的橄欖球,這種打法比較凶殘。
另一種就是英式橄欖球,不需要穿盔甲,打球時會有身體接觸,但不會有非常猛烈的衝撞。
正因如此,參加橄欖球社團的女生並不在少數。
“橄欖球比賽,每隊6人,其中需要3名女生。”Lilly講到,橄欖球是一種男女混合運動。其中,男女的功能分配也不同。
“女生在場上更多扮演指揮角色,她們的位置叫做‘wing’(翅膀),也就是隊形中的兩邊。這個位置的視野最好,可以看到整個球場上發生的一切,然後指揮中間的男生怎樣調整戰術。”
Lilly表示,之所以給女生分配這樣的位置,是考慮到她們的思維敏捷並且在前期能夠保存體力,到最後關鍵環節時,大部分隊員都會把球交由女生來得分。
一直強大的橄欖球隊伍,絕不能少了女隊員。/受訪者提供
可以看出,打橄欖球非常需要團隊協作力,在平時的訓練中,大家需要很多的溝通交流。
在這樣的環境下,Lilly逐漸打開自己:“學長學姐非常熱情也很有耐心,他們對橄欖球的熱愛也感染了我。”
Lilly自己也沒想到,大一時她就跟著學長學姐們參加了“世青賽”(世界青年橄欖球錦標賽),並代表學校拿下了全國冠軍。
她笑稱自己是被“帶飛”,但這次的成績給了她無與倫比的鼓舞,她對橄欖球的態度也逐漸由嚐試變成了熱愛。
大二開始,她加入了校外的橄欖球俱樂部,做少兒橄欖球培訓教練。
“做教練後我發現,像我原來那樣安靜內向的女孩子實在太多了,她們剛開始也會害怕、放不開,但沉浸在運動中後,她們無一例外地打開了自己,逐漸變得開朗陽光。”
打橄欖球,風雨無阻。/受訪者提供
畢業後,土生土長的廣州人Lilly決定前往北京工作,在北京找工作的日子裏,她還是先加入了當地的橄欖球俱樂部。
“整個中國打橄欖球的都是一個大家庭,我來到新的地方,當然先要找‘家人’啦。”
對於如今的Lilly來說,橄欖球不僅僅是一個愛好,更是一種愉快的建立社交的方式。因為橄欖球,她認識了各行各業的朋友,甚至開始與外國朋友打交道。
可以想象,球場上揮灑汗水,球場下說著一口流利英文,與所有人打成一片的自信女孩,有多美。
“希望未來有更多女賽車愛好者”
瀟灑刺激的漂移、一腳踩到底的油門……小時候看台劇《放羊的星星》時,誰沒有被林誌穎飾演的F1賽車手迷倒?
當時有一個小疑惑:為什麽是F1而不是No.1?
原來F1並不是指排名,而是指一項比賽——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(FIA)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係列場地賽車比賽,也就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(簡稱F1)。
這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,與奧運會、世界杯足球賽並稱為“世界三大體育盛事”。
從初中三年級起,阿婧就是這檔賽事的忠實粉絲。
“我很喜歡這項賽事,也喜歡這項運動,所以在學習之餘陸陸續續地追著看了三四年的比賽。”
讓阿婧沒想到的是,她與賽車的緣分不止於此。
高三時,阿婧了解到華南農業大學有一支學生組建的車隊,這個車隊還有機會參加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。
從此,成為車隊的一份子是她夢寐以求的事,考上華南農業大學也成為了她的小目標。
後來,阿婧如願考上了華農,大學生涯開始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車隊。
“剛開始我並不清楚車隊的運作情況,以為加入車隊就能開車,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。”
阿婧將車隊比做發動機,車手就像引擎一樣至關重要,但引擎不是發動機的全部。
發動機是一整套動力輸出裝備,還包括變速齒輪、傳動軸等諸多重要部分,它們組成工作,才能讓車子動起來。
車隊也是這樣,隻有車手並不夠,還得有人負責技術,有人負責宣傳,整個隊伍才能跑得更快、更遠。
“我是文科生,幹宣傳再適合不過了。”沒有成為車手也並不會影響阿婧對賽車的熱情,她非常願意做車隊裏的那顆螺絲釘。
阿婧想做宣傳還有一個原因:“希望讓更多的女生加入到賽車領域,讓她們看到女生玩賽車真的超酷!”
華農女車手。/B站紀錄片《風起》
在阿婧的車隊中,男女比例為9:1,女生是絕對的“稀缺物種”。同時,100個人裏隻有一個人有做車手的條件,也是百裏挑一的“珍稀資源”。“但我們車隊有一個女車手。”阿婧很自豪地介紹。
開賽車需要什麽樣的條件?最關鍵的是身體素質過硬。
首先,要有足夠發達的肌肉,像胸肌、腹肌、肱二頭肌都是重點訓練肌群;其次,還要有很好的體力與耐力,阿婧認識的女車手,每天都要跑10公裏;當然還要進行係統的技巧訓練,比如開卡丁車模擬練習、學習走線等等。
“賽車沒有轉向助力,它的轉彎非常難,需要用到1:1的力量。而且拐彎時身體會受到離心力的影響,這需要車手克服從而使自己保持在原本的位置,這都需要很強的肌肉。”阿婧表示。
同時,敏捷的反應力也是車手不可缺少的一項能力。
在華農車隊19賽季的紀錄片中,一位女車手在賽前做“車手逃生”的檢測,車手逃生是車手應對車子著火情況的反應。
從拍急停,到拉方向盤,再到解開安全帶,最後從車裏跳出來,這一係列動作需要在5秒內完成。
片中的女車手,穩穩地通過了這項測試。
通過車手逃生,她開心的趴在了車上。/B站紀錄片《風起》
2018年,許多支持女賽車運動的人組織發起了一個叫做W Series世界女子方程式的賽事;2019年,來自不同國家的20位女聚集在一起參加了這場比賽。
“這就是宣傳的意義,讓更多人看見賽車的魅力。”去年畢業的阿婧現在已入職一家賽車公司,她與賽車的故事還在繼續,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女生與賽車發生美好的故事。
“我是孩子口中的‘大力媽媽’”
某電商平台消費調查顯示,2020年購買拳擊手套的女人數同比翻了一倍。
隨著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兩位拳擊女將——穀紅和李倩先後摘銀,更多女選擇走進拳擊館,30+女成為拳擊愛好者的主力人群。
今年34歲的“豆花”就是拳擊愛好者隊伍的一員。之所以給自己的微信取名“豆花”,是因為她有兩個可愛的孩子,豆豆哥哥和小花妹妹。
4年前,小花妹妹出生,豆花看著鏡子裏的一身贅肉無比焦慮,覺得自己的身材再也恢複不到原來的樣子。
在頹了很長一段時間快要自暴自棄時,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了拳擊:“當我真的開始用力,開始動起來時,心裏所有的陰霾開始消散,就連我抖動的肉肉好像都變可愛了。”
剛開始,豆花想靠拳擊來健身塑形,恢複生產前的纖細身材。但是教練猛地向她潑來一盆冷水:“想減肥學什麽拳擊,拳擊的基礎是力量,你不僅要保持現有的能量還得增肌。”
緊握拳頭,強力攻擊對方腰際以上的部位,包括頭部、腹部,這是拳擊的規則。而強大的肌肉群、厚實的身體是完成這一切的條件。
難道我要把自己練成那種重量型運動員嗎?從“白瘦幼”到“健美”,豆花的審美觀受到了極大的衝擊。
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,她還是照著教練的指導擼鐵、深蹲,完成一係列有氧+無氧的體能訓練。同時學習格擋、步法、搖臂、下潛、直擺勾等諸多技法。
想象中的“肌肉女”沒有出現,但胳膊下的拜拜肉消失了,臀線也提高了……這不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“穿衣顯瘦脫衣有肉”嗎?
比身材變化更讓她開心的,是每次訓練時運動的快感:“運動讓我渾身充滿能量,我經常忘了自己已經是兩個娃的媽。”
每次,豆豆和小花看見媽媽時都會同時衝過來。如果是原來,豆花隻能先抱一個再抱一個,但現在,她能同時一把抱起兩個孩子。
“這或許就是女子力、媽媽力,我從未這樣熱愛身上的肉肉。”豆花說。
女生就該這樣可愛,她們可以喜歡芭比娃娃,也可以把自己練成“金剛芭比”。
女孩的美,不設限。/圖蟲創意
看完三個故事,你有什麽樣的感觸?
我想引用微博博主@緋枷的一句話:“像是把落枕了的脖子掰回正位一樣,‘哢噠’一聲脆響把已經東倒西歪、貼滿了標簽的審美觀念掰正回最初的、最原本的方向。”
與三位活得美好而看得通透的女聊天,實在是一筆財富,聽她們的講述,我好像也能跟著一起流汗、一起熱愛、一起對生活充滿激情。
采訪過程中,我問到一個許多女關心的話題:究竟什麽樣才是美?
她們無一例外地回答了健康、自信、快樂。
就像穀愛淩說的:“3公裏、5公裏都跑不了,一點太陽都沒有曬過,這不是漂亮,因為這不健康。”
“當我看到我的腿,我不是想它漂不漂亮、瘦不瘦,而是想我的腿能為我做什麽。憑借它們,我能跳得更高、跑得更遠,讓我越來越自信,這才是漂亮。”
在她們強大的內核麵前,什麽冷白皮、直角肩、A4腰、漫畫腿……通通原地退散,沒有一種形容能框住這些又野又颯的女孩子呀!
【Woman不一樣】係列:
①三八婦女節,脫掉高跟鞋
②史上最有趣的女偵探,靠“八卦”破案
③開飛機、鑿冰釣魚、荒野飆車,她在北極折騰人生
統籌:餘音
作者:餘音
設計:hana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